习近平总书记以胸怀天下的气度,号召国际社会携手同行,共同发展。
出城之前,面对企业发展空间不足、产品竞争力不强等诸多问题,一些人对企业发展现状和入园前景并不看好。兰石集团是第一批实施出城入园、将企业整体从兰州市区搬迁到兰州新区的企业之一。
兰石集团供图今年以来,兰石集团旗下的兰石重装捷报频传:2月研制成功全球首台套苯乙烯装置反应器进料汽化器,将Badger技术苯乙烯装置产品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带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兰石集团党委坚定信心决心,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仅用不到16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项目建设及搬迁投产,创造了一项兰州新区速度,也拉开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序幕。新区累计引进优质产业项目1080个、总投资5280亿元,构建了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大数据、新能源汽车、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集群。产品产量达8.88万吨,同比增长33.53%。创新平台实现了从0到168的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8%,有研发活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达38.8%,企业申请各类专利近千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31.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
远眺兰州新区 兰州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从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成为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紧扣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定位,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蝶变。从兰州市区出发,乘车跨过黄河,在山区中向着西北行车约1个小时,一座新城渐次展现在眼前。激活人的能量千万工程源于惠民情怀,20年来每个阶段工作各有侧重,但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不变。
目前,全省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增长零填埋,农村卫生厕所全面覆盖,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在浦江,护水、护绿等写入村规民约,让环境治理的每个环节有规范可依。他们为保护水库出谋划策,一起用毛竹、瓦石打造围墙、座椅,小山村成了未来人居乡村范例。如今45家民宿相继开业,市集、餐厅先后投用,如何保持环境成了烦心事,村集体经济较薄弱,请人保洁开支不小,农村还有农村习惯,庭院杂物堆放不好管。
这也启示我们,新时代新征程上,既要切中老百姓最关心的关键小事,擦亮乡村底色,也要千方百计变美丽成果为美丽经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才能推动农业农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不搞一刀切蹲点仙居,我们感受到,从垟庄村到声名在外的淡竹乡下叶村,论环境整治投入力度,论农房、景观精致程度,确实不如浙北名村,但好在山清水秀、干净整洁,农村有农村的味道。
杭州余杭区青山村创新了一个组织——吸纳70多位设计师、建筑师、手工艺人等新老村民,取名青山同心荟。浙江乡村,还有一点不同其他地方。治理畜禽面源污染,感德村没有一刀切禁养,而是让生猪集中圈养、鸡鸭限时放养,既保护了环境,又开拓了增收渠道。蹲点期间,仙居白塔镇上叶村党支部书记叶芳军有些愁,抓住神仙居旅游度假区扩容契机,上叶村从房屋破旧的穷村,变为屋舍俨然的新村。
利用现代化技术,完善人居环境常态化管理体系,也成为新潮流。安吉编制涵盖农村卫生保洁、园林绿化等在内的45项长效管理标准。有的地方垃圾分类一年新模式、两年旧模样、三年不成样,垃圾桶积了灰。当前,未来乡村建设蔚然成风。
白塔镇感德村党委书记王明奇说,推行垃圾分类,村民很支持,但人会有惰性,时间长了也会浑水摸鱼,为此村里定下规矩——保洁员定时上门收垃圾,按标准检查,一次不合格扣20元。仙居县委宣传部供图编者按: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
山区县底子薄,农村基础差,从治污、改厕到垃圾分类,我们鼓励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搞整齐划一的规划,不搞‘一阵风的整治。结合地方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农民接受程度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施策,一直是推进千万工程的原则。
比如在安吉,九成的村庄用上城市物业,费用县财政奖一点、乡镇补一点、村里筹一点、村民缴一点,减轻了财政负担,也让专业人做专业事,变革了乡村经营理念。人居环境整治之时,建而难管、建而不管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农村公厕造了不用,结了蜘蛛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仙居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应卫忠坦言村党支部书记娄建军喜欢讲一只拖鞋的故事。村民也监督保洁员,收集清运不合规一次扣50元。
仙居县委宣传部供图编者按: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当前,未来乡村建设蔚然成风。
出神仙居高速口,车行20分钟,仙居横溪镇垟庄村跃入视野,山腰是杨梅大棚,山下是错落的农房,非遗工坊、乡村美术馆等分布其间。20年来,以千万工程为总牵引,浙江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先手棋,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绘就天蓝、地净、水清的乡村底色。
激活人的能量千万工程源于惠民情怀,20年来每个阶段工作各有侧重,但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不变。乡村人居环境重塑,不仅为山更青水更秀,更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
当前,浙江正构建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千万工程新画卷。结合地方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农民接受程度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施策,一直是推进千万工程的原则。娄建军笑着说:现在村里地面干净得能打滚。人居环境整治之时,建而难管、建而不管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农村公厕造了不用,结了蜘蛛网。
有的地方垃圾分类一年新模式、两年旧模样、三年不成样,垃圾桶积了灰。这些群体,既有新需求,也带着城乡发展的新视野,如何激活他们的能量?下叶村创造了一枚绿币——垃圾分类、不使用一次性洗漱用品等绿色行为,核算一定数值绿币,可抵扣房费、兑换物品等,来往游客参与环保行动,也缓解了旅游发展和生态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
从这一角度看,人居环境整治还带来了乡村治理方式变革。此外,桶长制塘长制河长制等基层首创,从浙江走向全国。
今起潮新闻推出系列报道《千万工程启示录》,旨在观察浙江农村各领域的深刻变迁,以浙江乡村发展经验为蓝本,找寻中国式现代化的微观密码,助力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更值得一提的是,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等农村事务,通常认为应由政府或村集体负责,但浙江各地创新思路,引入市场机制,开创美丽乡村长效管护新模式。
要把短期任务做成长效机制。事实证明,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解决好三农发展最迫切的问题,就能不断夯实乡村建设的群众基础。千万工程为何能深刻重塑农村人居环境,又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乡村样本?连日来,记者蹲点仙居眺望全省,捕捉变迁路径。仙居美丽乡村,山清水秀、干净整洁。
如今45家民宿相继开业,市集、餐厅先后投用,如何保持环境成了烦心事,村集体经济较薄弱,请人保洁开支不小,农村还有农村习惯,庭院杂物堆放不好管。前些年,仙居开展垃圾分类试点,新村两委班子主动请缨,争取到50万元经费,清理陈年垃圾和杂物,填平旱厕和死水潭,发动村民将空地改成共享菜园。
安吉编制涵盖农村卫生保洁、园林绿化等在内的45项长效管理标准。在浦江,护水、护绿等写入村规民约,让环境治理的每个环节有规范可依。
比如在安吉,九成的村庄用上城市物业,费用县财政奖一点、乡镇补一点、村里筹一点、村民缴一点,减轻了财政负担,也让专业人做专业事,变革了乡村经营理念。以前小孩玩闹,拖鞋掉路上,就像进了垃圾堆,找半天找不到,找回来不想要。